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海湾师徒故事丨感恩有你,我的师傅③
概要:
多年来
海湾集团的导师带徒制度
为许多新员工更好更快
适应工作岗位提供了积极助力
在师傅们的帮助下
他们快速成长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师傅们言传身教、答疑解惑
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成长与感动
都深深刻在徒弟们的心间······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们
一起听听徒弟们的心里话······
“手把手”教 “心连心”传
一年前,我刚从学校踏入职场,面对课堂与职场的巨大落差内心倍感迷茫。中控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十组参数,以及现场纵横交错的管线布局,使得课本里的理论知识顿时显得“水土不服”。部门领导见我经验尚浅,便安排我与徐立鹏师傅同班。这位30余年的资深中控员,从此成为我工作中的指路明灯。
对于化工调度工作而言,认识管线是绕不开的一课。第一次跟徐师傅巡检管线时,他并未急着讲授理论知识,而是带我来到一处管线旁,用手背轻轻碰了碰管壁:“小王,你看这条管线,这就是咱们厂南边的蒸汽管线。”徐师傅一边用手比划着管线的走向,一边继续讲解:“这条管线是去染料二厂,再往东则延伸至化工一厂。” 他走得慢,每到关键节点都会停下脚步,详细为我讲解各条管线的走向及其功能。如今再次巡检管线,我无需翻笔记也能说出每条管线的用途,这份自信与踏实,正是徐师傅一步一步耐心指导的结果。
有一次因为抄写的错误,让我记住了“严谨”的重要性。那是一个白班,我把整理好的各车间生产批次及产量递给徐师傅。他扫了一眼,手指突然在其中一个数据上顿住:“小王,这个数据有点问题,你再核实一下。”我赶紧跑回操作台前再次核对,发现原来是抄录时多写了个小数点。徐师傅并未批评我,而是语重心长对我说:“咱们中控的数据不是纸上的简单数字,是现场阀门、设备的‘晴雨表’,直接反映现场生产状况。一个小数点的误差,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以后做完表,你对着屏幕逐行念一遍,再核对一遍原始记录,速度慢些没关系,关键是要准确。”自那以后,我养成了“双核对”的习惯,即使需要加班,也会确保数据无误后才下班。
现在回想起这段时间,从最初认不全管线到能独立盯完一个夜班,从做数据出错到能提前发现异常波动,每一步都离不开徐师傅的“手把手”。他从不说大道理,却用“摸管壁认管线”“逐行核数据”的细节,教我什么是化工人的踏实。往后的日子里,我想把这份“手把手教、心连心传”的匠心装在心里,好好扎根岗位,做个像徐师傅一样靠谱的化工人。
(作者:海湾精化 王宇航 摄影:呼扬春晖)
他教会我责任与坚守
刚加入碱业发展电仪部时,我面对陌生的厂区、复杂的设备和严谨的工作流程,心中满是忐忑与不安。直到遇见我的师傅程文斌,他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记得第一天,师傅带我走进DMC厂的配电室。总控室里闪烁的指示灯、DCS间密密麻麻的线路,让我眼花缭乱,连提问都显得笨拙。师傅看出了我的窘迫,他没有急着灌输知识,而是放慢语速,逐一讲解设备功能。遇到难以理解的专业概念,他就用生动的比喻化解我的困惑。讲到信息处理核心模块时,他笑着指指设备:“这就像电脑里的CPU,是配电室的‘大脑’,所有指令都靠它接收、处理和传达。”这样形象的类比,让抽象的原理变得通俗易懂,我心中的紧张也随之消散。
休息时,师傅也不忘带我学习。他找来报废的空气开关、接触器,手把手教我拆解,从外壳的保护作用到内部触点的工作原理,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搞电气的,既要懂理论,更要摸透实物,才能在出问题时快速找到症结。”师傅的话,让我铭记在心。
夏天的厂区温度很高,师傅是个特别容易出汗的人,每天跟着他穿梭在配电室和厂房,我总能看到他的工作服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背上。但他从未有过一句抱怨,讲解设备时依旧精神饱满,检查线路时依旧一丝不苟。上午的衣服刚被体温烘干,下午又被新的汗水浸湿,一整天下来,除了清晨刚到厂区时,他的工作服几乎没有干燥的时候。
师傅用他的兢兢业业和毫无保留的教导,为我铺就了职场起步的基石。他不仅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更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坚守。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想起师傅那湿透又烘干的工作服,想起他耐心讲解的模样,就有了继续前行的勇气。
(作者:碱业发展 刘建勇 摄影:侯希灏)
我的“同龄人师傅”
我的师傅,是一位年长我一岁的青年人。
他叫张茂健,我们不仅是师徒,更是几乎“零代沟”的同龄人。这种奇妙的缘分,让我的成长之路充满了别样色彩。
作为同龄人,师傅对我的指导跳脱了传统的师徒框架,他的教导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知识共享。记得在DMC保温项目中,师傅顶着烈日为我讲解各种保温材料的特性与施工工艺。他亲手示范如何检查保温层的密实度,如何判断保护层的安装质量。“保温工程看似简单,却是装置的‘保暖衣’,关系到能源效率和安全生产。”这句话让我深刻认识到这份工作的重要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的不仅是一位导师的专业引领,更是一位同行者的真诚相伴。他没有高高在上的权威姿态,而是以朋辈的亲和力,消融了我初入职场的忐忑与不安。
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我的职场启蒙之路少了几分拘谨,多了几分从容。在他的影响下,我不仅快速掌握了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更培养起了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习惯。那些看似细微的工作方法、思考模式,如今都已内化为我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首一路来的成长历程,我很庆幸,在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能遇到张师傅这样一位引路人,未来,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和他一样的人。
(作者:碱业发展 刘洪刚 摄影:侯希灏)
从迷茫到成长
当入职海湾设计院时,我觉得凭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可以较快地适应这份工作,然而,现实却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无论是专业理论的深度,还是设计软件的熟练度,我都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那段时间,我甚至有些迷茫,不知从何下手。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我的良师——工艺一室主任工程师李平师傅,她不仅是我工作上的引路人,更是我心中的榜样。当我还在为如何开始而手足无措时,师傅并没有急于让我“硬啃”复杂的项目,而是耐心地告诉我:“先看看精细化工和石化设计的相关标准,不用背得很细,先知道遇到问题该从哪本标准里去找就行,这些需要时间和积累。”这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也让我找到了学习的方向。
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师傅给了我一个她之前参与的项目,让我梳理流程,期间,师傅主动关心:“有没有卡住?要不要我再给你讲一讲?”她的耐心与细致让我倍感温暖,也让我逐渐在实践中找到了自信。当我对图纸熟悉之后,师傅又带我走进了项目现场,她循着工艺流程,带我了解现场的设备及管道等的实际布置。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些庞大的设备与管线布置时,心中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们正是我在图纸上见过的符号和线条;陌生的是,只有在现场看到它们的真实尺寸与布局时,才真正体会到图纸背后的厚重与复杂。那一刻,我深刻明白了:设计必须与现场结合,只有走进现场,才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软件的使用方法,也对设计标准有了更深地理解。不久之后,我接到了第一个任务——修改配管模型。面对陌生的管件位置、管架选型,我心里没底,每当我请教师傅,她总会放下手头的工作,耐心讲解每一个细节,告诉我选择的依据和方法。她的经验就像一本活的百科全书,让我受益匪浅。师傅始终强调“标准”的重要性。在她眼中,设计不是凭感觉,更不是依赖运气,而是要以标准为根本,以严谨为准绳。
如今,回顾自己这一段成长之路,从最初的茫然,到逐渐能够完成任务,我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她的教诲与付出。她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扎实的专业功底、耐心地言传身教,为我树立了职业生涯的榜样。未来的道路上,我会以她为楷模,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争取早日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设计工程师。
(作者:海湾设计院 李鹏程 摄影:隋琦)
师者如光 微以致远
在幼教这片洋溢着爱与希望的领域里,我何其有幸,结识了我的师傅——陈莎莎。她宛如一盏明灯,在我初涉幼教行业之时,为我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还记得我刚入职时,面对一群天真烂漫却又状况频出的孩子们,时常感到力不从心。陈老师敏锐地察觉到我的困窘,她并未直接告知我应对之法,而是让我在一旁观摩她处理各类问题的方式。比如,有个小朋友因想念妈妈而哭闹不停,陈老师蹲下身子,温柔为孩子拭去眼泪并与他交谈,还拿出一本绘本吸引他的注意力,不一会儿,孩子便破涕为笑。这一幕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中,让我真切地明白,对待孩子需有足够的耐心与爱心。
在教学方法上,陈老师更是毫无保留地给予我悉心指导。有一回,我要上一堂关于颜色认知的公开课,我精心设计了诸多环节,却总觉得缺乏吸引力。陈老师仔细审阅我的教案后,提议我将知识点融入游戏之中。依照她的思路修改后,课堂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孩子们在欢乐的游戏中轻松掌握了颜色知识。这使我领悟到,优质的教学并非生硬地灌输,而是要做到寓教于乐。
在生活中,陈老师亦如亲人般关怀着我。记得有段时间,我因家中琐事而情绪低落,工作状态也欠佳。陈老师察觉后,主动找我谈心,开导我莫要将生活中的烦恼带入工作,还分享了她自己曾经克服困难的经历。在她的鼓励下,我重新振作起来,以更饱满的状态投身于幼教事业。
如今,我已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幼教老师,但我始终铭记陈老师的谆谆教导。她传授给我的,不仅是专业的技能,更是对幼教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对她说一声:谢谢您,我的师傅,您永远是我人生道路上至关重要的引路人。
(作者:海湾实业 刘易 摄影:王晓频)
Copyright © 2019 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32-89076010
鲁ICP备140244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青岛
Copyright © 2019 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1462号
联系电话:0532-89076010 | 鲁ICP备14024413号 |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