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工匠故事丨他们是这样“炼成”的······②
概要:
今年,有15名员工
从几千名员工中脱颖而出
荣获“海湾工匠”称号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或许从他们的故事中会找到答案
…………
本期讲述的是
刘春林、乔晓刚、孙振鹏的故事
······
刘春林:让学习和思考成为习惯
2009年9月,刘春林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16年时光流转,他扎根岗位,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持续学习和探索中蹚出一条成长之路,不仅能够独立解决生产难题,还先后多次在省市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荣获青岛市第十六届职业技能大赛“化工总控工”状元。凭借突出的业绩,而今他已是海湾化学苯乙烯厂苯乙烯工段副工段长。
刚入职时,他被分配到这家企业压缩车间透平岗位干操作工。老厂区条件比较艰苦,每到夏天,刘春林经常是要忍受高温,每天至少练习“蹬活门”6个小时。在高温烘烤的煎熬下,他一年换了50多双劳保鞋。正是这段艰苦的岁月磨炼了他的意志力,让他在遇到工作难题时始终不屈不挠、咬牙坚持。
2016年,苯乙烯项目投产前,刘春林入职海湾化学,积极投入到新工艺、新装置的学习中。他从零开始,深入现场,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逐渐摸清装置运行的脾气和规律。装置投产后,厚积的专业优势开始逐渐显现,他协助工段长解决大量装置运行中的疑难杂症,为苯乙烯装置长周期运行保驾护航。
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苯乙烯空冷器出口出现温度偏高的现象,一方面影响产品转化率,另一方面会造成苯乙烯聚合堵塞管线的现象。如何降低空冷器出口温度,一时间成为困扰苯乙烯厂的“老大难”问题。领导同事也想了许多办法,包括直接用循环水冷却,用喷雾加风机逆向吹……均不奏效。爱钻研的刘春林提出解决办法,采纳后大大提高产品的转化率,每年可为企业增收300余万元。
苯乙烯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副产物——焦油。有段时间,焦油中苯乙烯含量过高,从图上看,这项指标像心电图一样忽高忽低,过高则会造成苯乙烯浪费。为降低焦油中苯乙烯含量,刘春林带领同事们在纷繁复杂的流程和影响因素中追根溯源,一个指标一个指标地测试,一项因素一项因素地排除,最终将焦油中苯乙烯控制在8%以下,每年可节约110余万元。
今年,刘春林荣获集团2024年度“海湾工匠”荣誉,这无疑是对他工作成绩的最佳肯定。谈及未来,刘春林表示:“在继续做好做精本职工作同时,我将把相关经验技能传授给更多同事,让工匠精神在企业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作者:张丽兵 摄影:张翔钧)
乔晓刚:到现场去找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盛夏时节,走进海湾精化化工一厂车间,在醋酸裂解炉设备前,工段长乔晓刚手握电子巡检设备,时不时俯下身子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高温天气,我们必须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跟踪观察,随时掌握生产情况。”乔晓刚介绍道。
作为设备管理的“排头兵”,乔晓刚每年都要参与完成数十次裂化单元关键设备及整体装置的检修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所在班组始终保持着“零返工、零延误”的优异纪录。这份成绩的背后,是他永不停歇的奋斗脚步与对细节的极致苛求。
今年4月限电停工期间,化工一厂对三期两套裂化进行了停车消缺施工。限电结束后,在恢复2号裂化的正压检漏过程中,突然出现裂化炉压力下降过快的情况。面对突发状况,乔晓刚临危不乱,第一时间停止系统整段试压,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全面排查。通过分段检漏的方法快速“锁定”漏点,并积极协助维修团队迅速展开行动,果断采取措施,成功化解事故隐患。
装置运行期间,乔晓刚也从不放松警惕,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专注,坚持每天“钉”在现场,密切监控着裂化炉的运行状态。从原料预处理、中间过程质量控制到工艺流程及参数控制,他说:“每一步生产流程,必须做到心里有数。”今年一季度,乔晓刚带领班组人员完成约2.5万吨的生产任务,为企业首季“开门红”注入强劲动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班组的“领头羊”,乔晓刚带领大家迎难而上,主动挑战技术难题。他结合自身对生产流程的掌控,深入分析优化提浓塔预热器加热流程工序,成功降低蒸汽使用量,每月可实现降本5万元。
怀着对工作的热爱,10年来,乔晓刚带领班组屡创佳绩,获得“国优质量信得过班组”等多项荣誉。如今,生产一线依然是他去的最多的地方,“只有到一线,心里才踏实,因为那里有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藏着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乔晓刚这样说。
(作者:马超 摄影:马炎)
孙振鹏:在毫厘间大展身手
班前会后,碱业发展电仪部仪控班班长孙振鹏一把抓起工具包,三步并作两步向车间走去。只见他蹲在包装机旁,耳朵贴近电机听异响,手指轻抚传送带查震动,然后在控制面板上快速调试着……
“仪表是工艺的眼睛,毫厘误差都可能影响全局。”这是孙振鹏的口头禅。面对包装机、缝纫机等设备维护保养任务,他提出并实施“预防性维护+快速响应”工作模式,带领班组成员完成专项工程9项、计划检修1324次、现场仪表消缺856次,创下A类仪表、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报警仪表、强制检定衡器完好率100%,C类仪表完好率平均99.6%的亮眼成绩。
企业DMC项目设备安装调试那会儿,孙振鹏整天泡在项目现场,带领团队攻坚克难,高质量完成仪表施工,DCS系统、SIS系统、GDS系统运行调试,成套设备电气仪表调试等工作。为攻克项目联动试车和醇联运难题,他连续两周吃住在厂区,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300多条参数记录,直至DCS系统屏幕上跳出第一个合格的数据,他才露出欣慰的笑容。
孙振鹏精通各种包装系统、变频器、压力传感器等的原理及故障排查,企业引进的新型仪表和包装设备,他总是第一个吃透技术资料。他有一本工作手册,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疑难杂症”和优化方案。近年来,他提出20余条合理化建议全部落地实施,两个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他带领班组完成“减少包装工序码垛费用”项目,并获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QC小组活动三等奖。
“孙班长改造的托盘仓,让咱们省了15万!”前期,面对氯化钙北线包装线只能使用固定规格托盘的瓶颈,孙振鹏对托盘仓进行改造,实现了不同规格托盘兼容使用。同时,他坚持“修旧利废也是创效”的理念,带领班组修复氯化钙金属检测机、小苏打气动调节阀等设备,累计节约采购成本8万余元。在他的带领下,仪控班先后获评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青岛市创新型班组、平度市创新型班组,集团及企业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从杰出青年、工人先锋,到优秀共产党员,再到海湾工匠,荣誉的背后是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孙振鹏在方寸之间的仪表盘前、在毫厘之间的精度里大显身手,用行动诠释着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
(作者/摄影: 程文斌)
Copyright © 2019 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32-89076010
鲁ICP备140244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青岛
Copyright © 2019 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1462号
联系电话:0532-89076010 | 鲁ICP备14024413号 |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