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绿色发展·看青岛|海湾化学:打造绿色高端化工青岛样本
概要:
近日,山东省工信厅公布了第一批省级绿色工厂名单,青岛共有4家企业入围。海湾化学作为唯一一家化工类企业光荣上榜。8月3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绿色发展·看青岛”专题,通过走访调研探析“绿色工厂”上榜企业,总结先进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提到化工产业,似乎很难跟绿色发展联系起来,但走进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董家口循环经济区的海湾化学,却颠覆了我们对传统化工产业的“认知”。
蓝天白云下,园区内绿树红花,流水潺潺,环境优美。不远的生产区域,一条条管道盘根错节,苯乙烯、聚氯乙烯等“高大上”装置正在高效作业,偌大的厂区,几乎看不到工人。
“以前员工需要每天到厂区巡视,操作旋转阀门或检查设备,但现在借助智能管控系统,几万个运作点,只需在中央控制室操作,便可以管控厂区主营的全部生产装置。人工成本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却比以前提升了10倍。”企业技术部部长张清亮向记者介绍。搬迁后的海湾化学,工人由1300多人减少到1000人左右,产值却提高了六七倍。数字化、智能化为企业打造绿色化工、高端化工插上了翅膀。其实,早在搬迁前期规划时,海湾化学就定下了目标——实现生产工艺、技术工艺全面升级,向低能耗、精细化、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后端集聚,形成产业集群与循环发展,推动青岛化工产业实现新变革。“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的“四化”建设理念成为贯穿海湾化学现在与未来的灵魂,成为引领和重构发展曲线的重要推手。
始建于1947年的海湾化学,前身是海晶化工,70多年的发展变迁,见证了青岛化工产业的转型腾飞。2010年,海湾化学抓住青岛市推动蓝色跨越发展、推进老城区企业环保搬迁改造的有利契机,将企业搬迁与转型升级相结合,开始了“传统”产业的“不传统”发展之路。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绿色环保型企业,海湾化学所有项目在搬迁设计时就充分考虑物料、废物的循环利用,在SPVC聚合母液水处理、脱盐水反渗透浓水回用、富余氢气利用、蒸汽冷凝液回用、低温乙烯冷量利用以及焚烧改造方面,引进行业内最先进的专利技术及设备,在大大减少废弃物排放的同时,实现了废物再利用与资源化,降低了成本与消耗,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通过强链补链延链,让各产业链间形成闭环,构建起绿色循环经济体,大限度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
采访中,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张清亮介绍,搬迁后,海湾化学率先淘汰了企业使用30多年的电石法PVC生产工艺,选择了国际最先进的乙烯氧氯化法生产工艺路线。这一举措,让海湾化学彻底告别了128吨/年的汞触媒消耗,成为全省第一个淘汰传统电石法工艺的企业,获得国家清洁生产工艺850万元的奖励。目前,企业已建成年产45万吨烧碱、80万吨VCM、80万吨PVC、50万吨苯乙烯及16万吨偏硅酸钠生产装置,另有年吞吐量260万吨的专用液体化工码头。其中,乙烯法PVC装置产能在国内居第一,偏硅酸钠装置产销量亚洲第一,实现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青岛市搬迁转型的样板企业。
一次搬迁,10年蝶变。海湾化学在机遇面前不等不靠、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站在世界化工行业的制高点统筹谋划,蹚出了一条产业转型发展的新路。
无疑,工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搞活”传统产业,将转型升级的底子打厚打实,未来以海湾化学为代表的青岛传统制造业新金花将以创新为发力点,助力青岛制造业由“制造”向“绿色智造”加速赛跑。
Copyright © 2019 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32-89076010
鲁ICP备140244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青岛
Copyright © 2019 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1462号
联系电话:0532-89076010 | 鲁ICP备14024413号 |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