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寻味”春节丨海湾人的春节记忆……②
概要:
春节赶海乐趣多
春节,于我而言,是一年中最为温馨且意义深远的时光。身为土生土长的青岛人,我对赶海有着难以言喻的喜爱。
每年春节假期,一旦碰上海水退潮,我总是难以抑制内心的兴奋,邀约那些儿时一同在海边长大的伙伴,带上工具奔赴赶海之旅。驾车抵达海边,放眼望去,沙滩上已有不少赶海的人,大家手里拿着小桶和工具,好似即将奔赴一场与大海的奇妙约会。
我们挽起裤脚,缓缓走进湿润的沙滩。我轻车熟路地在礁石边寻找螃蟹,本地数量最多的当数石甲红。这些小家伙总是喜欢躲在阴暗的角落,稍有动静,便迅速逃窜。儿时,我和伙伴们常常来赶海,如今故地重游,那些童年的欢乐记忆如潮水般瞬间涌上心头。
没过多久,小桶里就装满了各式各样的“战利品”,有张牙舞爪的螃蟹,还有五彩斑斓的海螺。看着这些收获,喜悦之情在心底悄然滋生。这不仅是大海慷慨的给予,更是春节馈赠的特别礼物,让我切实感受到生活的富足与美好。
夜幕降临,我们满载而归。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品尝着收获的美食,闲聊着家长里短。客厅里灯火通明,电视中播放着晚会节目,欢声笑语不时响起。但最让我感到温暖的,还是一家人静静相伴的温馨氛围。
父母坐在沙发上,总结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对新的一年寄予了美好的期望。我静静地听着,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心中满是欣慰。此时,我会为父母斟上热茶,说道:“新的一年,希望一家人都能平平安安,日子越过越好。”父母微笑着点头,就在这一刻,我深深体会到,春节的“年味”,是赶海时收获的满心欢喜,是吃饭时家人陪伴的温暖慰藉,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在我眼中,这份“年味”是生活赐予我的最珍贵财富,永远不会褪色。它将陪伴我度过每一个春夏秋冬,给予我无尽的温暖与力量。
(海湾化学 苗增蓁)
儿时故乡的年味
小时候,日子像是被裹在甜蜜的糖纸里,在期盼中迎来送往一年又一年。岁月悄然流转,我也渐渐长大,可记忆中,最难忘的还是故乡春节的模样,那种喜庆、吉祥的氛围,一旦沾染,便再难忘不掉。
赶年集
每到腊月二十几,各个村子里的人们都会聚集到镇上或市集里,采购年货,布置家里。一到市集,我便会被各种热闹的声音和气味所吸引。摊贩们的吆喝声、顾客们的讨价还价声,还有各类小吃的香味,都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舒适。
而冰糖葫芦,无疑是我年集上的最爱。驻足于摊贩前,我的眼睛就被那口翻滚着白砂糖浆的锅紧紧吸引,待时机成熟,摊主拿起串好的山楂、山药豆、枣、水果等食材迅速浸入糖液,那些食材瞬间被赋予了灵魂。趁着糖液温度还未降低,往案板上“啪”地一放,冰糖葫芦便新鲜出炉。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酸甜的滋味在舌尖绽放,那是我童年最纯粹的快乐。
除夕夜
除夕,是春节这场大戏的高潮。这天,全家人一大早就起床忙活,我和父亲一起打扫院落,表弟把水缸担满水,母亲和面,奶奶扒葱剁饺子馅,大伯去贴春联,一家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当新桃换旧符,春联贴上门,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整个院子都被红色的喜庆所笼罩,年味也愈发浓郁。
除夕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一家人都穿上崭新的衣裳,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前。桌上摆满了丰盛的年菜,有鱼有肉有鸡有年糕,有炸有蒸有煮有炒菜,香味瞬间弥漫开来。每一道菜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孩子们嬉笑玩耍,长辈们微笑叮嘱,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充满爱的温馨乐章。
拜大年
大年初一,是拜年的日子。家族一起上过坟以后,除去行动不便的老人,剩下的男女老少都出来串门拜年。满大街都是衣着光鲜、脸含笑意的队伍,组队去本姓长辈的家拜年。
一进门,热情的问候声便响起,喊着爷爷或者伯伯,或者婶子大娘,“过年好啊?”“吃饺子了吗?”,一家不会待多久,人太多,往往是前面进了屋,后面还排在大门外,脚步还没停就向后转,后队变前队,去另一家。我总爱在大门口玩儿。一边玩儿,一边兴致勃勃打量过路的队伍,总能在人群里找到那些许久未见的人……一上午过去,遛的腿都疼。
儿时的春节已经渐渐远去,但那些温暖的记忆却永远留在了心中,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现在想来,那时的日子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海湾精化 呼扬春晖)
儿时的春节情
光阴流转,新年的钟声又敲响了,人到中年,开始喜欢回忆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种种,过年是尤其记忆深刻的部分。
儿时,每当春节临近,空气中总是弥漫着一种独特的氛围,那是混合鞭炮的火药香、家家户户烹饪美食的香气、邻居们互相问候的笑语。那时候物质条件没有现在丰裕,但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却是现在无法比拟的。
进了腊月门,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大人们忙着准备年货、打扫卫生,孩子们则兴奋地围着转。记得小年后,妈妈就会去集市上买回五六斤瓜子,回到家秤出两斤分给我和弟弟,每人各一斤,并悉心叮嘱我们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瓜子,剩余的瓜子则作为“公共瓜子”留着过年期间招待客人。调皮贪吃的弟弟会想方设法寻找我藏起来的瓜子,今天偷偷抓一小把,明天又悄悄拿几颗,等到我发现时,我的瓜子已经被他吃掉一半了,我跑去和妈妈告状,妈妈只好从“公共瓜子”里面再补给我一份。
新衣服是我过年时最期待的礼物,那个年月兄弟姐妹多,衣服都是老大穿了往下传,平时是没有新衣服可穿的。但是过年了,大人们宁可自己不穿新衣服,也尽量给小孩做身新衣服,新衣服在柜子里面多诱人啊,但是要等到大年初一才能穿,忍不住了我会偷偷拿出来放在身上比量一番,不时缠问妈妈还有几天才能过年呀?
大年晚上,我和小伙伴们提着灯笼在大街小巷来回穿梭,追逐嬉戏。手里拿着小鞭炮小心翼翼地点燃,然后迅速扔掉,看着它在空中炸响,有时看到谁家放完鞭炮了,去用小木棍拨弄一番,希望能找到没燃放的鞭炮,那一刻,快乐如此简单。
现在的春节已经没了儿时的那份热闹与期待,但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却从未改变,我们依然会为了一顿团圆饭不远千里赶回家乡,或许这就是春节的意义吧。
(碱业发展 李淑敏)
青岛大集的年味记忆
山东,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出了别具一格的年俗文化。青岛位于胶东半岛的南部,在海洋气候和百年的历史沉淀中,人们钟爱“赶大集”,每逢春节,在这里生活了8年的我,依然乐此不疲地去探寻那独特的山东年味。
在青岛,腊八节后人们就开始准备年货了。天蒙蒙亮,热闹非凡的年集已经拉开了帷幕。市场上人声鼎沸,各种年货琳琅满目,从鲜红的对联到五彩的灯笼,从新鲜的蔬果到肥美的海鲜,无一不透露着过年的喜庆。
在山东,面食是过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老式的蒸屉旁,师傅们忙碌而有序地操作着,蒸屉上方白雾缭绕,那是水蒸气与面粉交织一起的自然奇观,“出炉喽!”白胖馒头混合着吆喝声,散发出浓浓麦香,让路过的人们都忍不住深吸一口气,仿佛能吸进去一年的好运气。
靠海吃海,海鲜是胶东地区每家每户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重头戏”。深海的黄花鱼、刀鱼,沙子里的蛤蜊、蛏子,石头缝里的螃蟹、鲍鱼,礁石上的海蛎子……“虾兵蟹将”们一一被请到了大集上。海鲜的搭配丰俭由人,人们与商贩你来我去的“谈判”着最优的价格。总之,不论是想要一顿丰盛的海鲜大餐还是简单的海鲜小炒,在这里你总会找到合适的食材,品尝到来自海洋的鲜美。
青岛人每逢年过节必灌肠,这是年货中的“大件”之一。腊肠选用肥瘦相间的梅花肉,加入几十种调料腌制入味,然后灌制而成。一排排晾晒的灌肠干爽色红,咸香味、五香味丝丝入鼻,腊肠不仅在大集上有售卖,一入冬,在青岛的大街小巷,晾香肠俨然成为了一道诱人的风景线。
大集结束后,人们手里提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仿佛要把这一年的丰收和喜悦都带回家中。
在青岛的这几年里,我深深地被这份年味儿所感染。它不仅是一种味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人们精神上的情感寄托交流。在这里,我看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我想,这就是中国年的魅力所在吧!它让我们在忙碌和喧嚣中找到了一份宁静和归属,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感恩身边的一切。
(海湾实业 吴予婷)
留住“年味儿”
腊月二十三是北方传统的小年,俗话说,过了“小年”就是年。刚过小年,年味就开始浓了起来。
记忆中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蒸馒头、炖肉、赶年集……为迎接新年,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吉祥,各家最先忙的是大扫除,寓意辞旧迎新,驱除晦气,把家里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打扫的干干净净,把一年的灰尘、污垢和不好的运气统统扫出门去,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春节的到来。父母总会将家里精心布置,贴福字、贴对联、挂灯笼,儿时的我们在喜庆的氛围中,尽情地玩耍欢笑,留下了无数快乐的记忆。
除夕这天妈妈总会摆好丰盛的供品祭祀祖先,表达对祖先的敬仰与怀念。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那热气腾腾的饭菜、饺子,充满了家的味道。饭后家人们一起看春晚、聊天,伴随着窗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新年的钟声……那些简单而快乐的年味记忆温暖了我们这一代人。
随着父母渐渐老去,忙年的担子落到了我们身上。因为自小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我对于春节的习俗也并不生疏,为烘托氛围感,周末我和孩子们一起贴春联、挂灯笼……给孩子讲春联的来历、张贴的讲究,再带上老人和孩子赶年集、逛庙会,尽力让春节的“年味儿”分毫不减。
满满的“年味儿”不仅是父母的天伦之乐,还是孩子快乐的童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对未来的期盼。它可以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感受生命的温暖与美好,为孩子种下传统习俗的种子,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祖国文化自信,快乐成长的新一代。
(海湾港务 刘爱新)
在时间中感受家的温度
春节,于我而言,是一场跨越时间的盛宴,是家的味道,是亲情的凝聚,更是成长的见证。
小时候,春节是热热闹闹的大年三十。记忆中,家里的年味从腊月初八就开始弥漫。集市上,人们穿梭在琳琅满目的摊位间,挑选着年货。红红的春联、精美的窗花,还有那一串串的鞭炮,都是过年的“标配”。
大年三十那天,家里总是忙得不可开交。厨房里,妈妈、姑姑们和奶奶忙着准备年夜饭、包饺子,锅碗瓢盆奏响了新年的序曲。而我和爸爸、爷爷则在一旁打浆糊、贴春联、挂灯笼。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团圆饭,窗外是绚烂的烟花,耳边是熟悉的“难忘今宵”。饭后,我们还会守夜,谁也不肯先睡去,仿佛守住了这一刻,就守住了所有的美好。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家里的年味似乎也在悄然变化。虽大年三十的热闹依旧,但大年初二却成了新的高潮。这一天,姑姑们带着孩子回到娘家,家里瞬间热闹起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充满了院子里的每个角落,他们追逐打闹,给这个家带来了新的活力。看着他们无忧无虑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而大人们则忙着准备丰盛的饭菜,一边聊天,一边分享着生活的点滴。虽然少了些熬夜守岁的热闹,但家里的温馨与欢乐却从未减少。
今年是我踏入社会的第一年,站在人生的新的起点上,我对春节有了更深的感悟。年味不再仅仅是热闹的氛围,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看着皱纹已经爬上父亲母亲的眼角,看着白发爬上爷爷奶奶鬓角,我自己也在逐渐长大,开始接过家庭的接力棒,我感受到了成长的喜悦,也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
春节的味道,是岁月的沉淀,是亲情的延续,更是成长的见证。每一年的春节,都有不同的味道,但唯一不变的是那份对家的眷恋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海湾新材料 赵志扬)
Copyright © 2019 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32-89076010
鲁ICP备140244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青岛
Copyright © 2019 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1462号
联系电话:0532-89076010 | 鲁ICP备14024413号 |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青岛